不久前,思南县人民医院内分泌肾内科医生孙迪可,以《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为主题,向科室20多名医护人员作了一堂主题讲座。这是她接受为期一年的培训后第一次做成果分享。
孙迪作主题分享
她所参加的培训项目名叫贵州省县域医疗机构风湿免疫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项目,旨在通过培养风湿免疫学科带头人,提高基层医生对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省内风湿免疫患者提供更加优质、规范的医疗救治服务。
据省医学会风湿免疫学分会副主委、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家顺介绍,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类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包括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该疾病具有致残、致死率高,知晓、诊断、控制率低等特点,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按发病率测算,我省现有约600万风湿病患者,而此前全省风湿免疫专业从业者不超过100人。
患多医少,这“仗”怎么打?
“加强基层风湿免疫性疾病专科医生培养,提高规范化诊疗水平已成为我省风湿免疫学科的当务之急。”作为公立三甲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的曾家顺深感责任重大。
11月25日,第一期全省县域医疗机构风湿免疫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项目总结会召开
2019年,国家卫健委曾发文明确:三级医院要独立设置风湿免疫科,鼓励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设立风湿免疫科,提供风湿免疫疾病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
为提高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疗水平,我省深入实施《贵州省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计划(2021-2030年)》,去年4月,省卫生健康委印发《贵州省县域医疗机构风湿免疫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项目实施方案》,加强风湿免疫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和提高我省风湿免疫性疾病诊疗能力和水平,助力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由省卫健委指导、省人口健康基金会组织实施、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承办的贵州省县域医疗机构风湿免疫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项目应运而生,曾家顺成为该项目主要负责人。
项目要落实落地,还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爱心企业家、贵州安康医学检验中心董事长包世萍得知后,力图为贵州免疫疾病的诊疗贡献力量,2022年1月向贵州省人口健康基金会捐赠风湿免疫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项目第一期100万元,并承诺三年间向该项目捐赠总计300万元资金支持。
政策、资金、人员到位后,项目正式启动。2022年7月8日,全省县域医疗机构风湿免疫专业学科带头人培训班开班。随后,在全省9个市州(区域)实施,通过理论培训、病例讨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每个区域培训3期。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第一批培训基地,风湿免疫科拥有副高以上职称专家4名,科室医生9名,开展该项培训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效。
“通过该项目,提升了我们医教水平,增强了风湿免疫方面的意识,规范了临床诊疗。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分级诊疗,让老百姓足不出县就能解决实际的问题,有效防止部分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张文辉说。
曾家顺说,经过一年培训,省内各县域医疗机构医生对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风湿免疫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风湿免疫性疾病诊疗得到规范,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收获很大!”培训学员孙迪可说,风湿免疫多半是疑难杂症,讲师通过具体病例一层一层地把疾病剖析,如拨云见日,进步很快,很有帮助。
11月25日,第一期全省县域医疗机构风湿免疫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项目总结会召开
11月25日,第一期全省县域医疗机构风湿免疫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项目总结会召开,总结了首期项目培训的工作经验,目前该项目已经形成了行政部门指导、公益平台组织、企业公益支持、专业团队实施、基层医生受益的公益培训项目工作机制。
“去年播下的种子已生根发芽,并长成茁壮的小树苗。”省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处处长李梦蓉比喻说,下一步将总结好经验,邀请省外知名风湿免疫专家为学员授课,同时加大风湿免疫疾病的科普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知晓率。
截至9月,全省98家医院100名基层风湿免疫骨干已经完成了27期临床实践培训。他们将助力基层医生的培养,推动学科发展,持续提高我省风湿免疫疾病诊疗能力和水平,助力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患者留在基层治疗,减少医保资金外流,助力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版权所有:贵州省人口健康基金会 www.gzrkjk.org.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安云路樱花巷19号 邮编:550004
信息产业部备案编号: 黔ICP备19003782号 网站设计:贵州大秦网络传媒